文化

天坛野趣录 —— 笔墨里的自然生机与即时创作

来源:本站    编辑:北京文娱网    时间:2025-10-03   

 《书画里的中国》第三季的镜头里,画家万娟带着画具走进了天坛公园。九月的阳光穿过枝叶,在青砖路上投下明亮光影,路边的野花野草成了她写生的第一组素材 —— 它们或斜倚石缝,茎秆带着午后阳光里的舒展劲儿;或簇拥在步道旁,碎花星星点点连成一片,每片叶子的卷边、每朵小花的朝向,都没经过刻意修饰,透着最本真的野逸。

1.JPG 

    万娟目光仔细扫过那些看似相近的草叶。她很快发现,绿意里藏着不少细微差异:贴地生长的车前草叶片泛着浅绿,旁边的苦荬菜带着墨绿底色,几株狗尾草的边缘还晕着淡淡的赭石。动笔时,她先勾出叶片轮廓,趁花青与藤黄调和的颜料没干,迅速蘸少量赭石点在边缘褶皱处,墨色顺着水分晕开,叶片立刻有了被午后微风吹过的起伏感。

2.JPG 

    构图是在画的过程中慢慢调整的。一开始只是零散勾了几株野草、几朵碎花,画着画着发现画面太散,于是蘸上淡粉紫色,把相邻的小花瓣轻轻晕染到一起,让零散的色块聚成一团朦胧花簇;又补画了几片面积稍大的马齿苋叶片,用大块面的浓绿平衡细碎的花丛,画面瞬间就稳了下来。这种不预设框架的画法,倒正好贴合了野花草肆意生长的状态。

3.JPG 

    阳光依旧明亮,万娟笔下的野花草也愈发鲜活:向上舒展的草叶茎秆挺得笔直,低垂的小花花瓣尖儿挨着地面,还有些叶片的水润感,是靠加深底部色彩、提亮顶端晕染出来的,没直接画露珠,却看着湿润。等最后一笔落在最边缘的狗尾草上,纸面已经盛满了天坛午后的野趣。这时镜头转向不远处的月季园,纯白的 “冰山月季” 在绿叶间开得正好,万娟收拾好画具,准备开始下一段写生。

4.JPG 

    从明清皇家祭祀的天坛,到如今市民漫步的城市公园,古柏与青砖间,藏着数百年的时光痕迹。《书画里的中国》与北京时间 APP 用镜头追随笔墨,让我们在线上也能看见野花草在午后光影里的摇曳、古园小径的曲折,也让我们读懂:中式写生的美,从不是孤立的描摹,而是 “园与画、古与今” 的悄然相融。接下来,我们也会跟着画笔,继续探寻古园里更多自然与艺术的相遇。


相关推荐
新闻热点